【摘要】:安全感是生命的底色,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。而安全感的核心,往往是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。孩子成长过程中安全感形成最需要的东西应该就是:尊重。 因为得到了尊重,孩子才会自我认同,有足够的安全感。
孩子的安全感家长该如何建立?安全感是整个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,对学前期儿童尤为重要。这里所谓的安全感,不仅包括对生理安全的体验,也包括对心理安全的体验。安全,涉及人身安全、活动安全、危险性、威胁与惩罚、尊重、依赖、信任等方面。
孩子的安全感家长该如何建立?
从身边做起:当这些情况出现时,孩子几乎对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控制,他们需要重新体会到身边的安全感。
首先,父母必须保持镇定,即使你心里也有焦虑和担忧,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。其次,不能因为孩子的不安就打乱了日常的常规,定时三餐、上厕所、洗漱、午睡、上幼儿园等日常活动都应有条不紊的进行,就像以前一样。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孩子需要做一些他感到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才能找回安全感。
平淡的安慰:对于发生不幸的事情,孩子可能不太会表达内心的情感,但是他们可能会向你提出更多问题,比如发生了什么事情?为什么有人死掉了?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不得不和孩子谈论关于死亡,也许你会担心和他谈论这些话题会让他感到更加不安,你可以用简单地话带过它,但不要试图回避。你可以用更多的积极的信息来消除他的恐惧,比如告诉他家庭的所有人都很好,我们将来的生活也会很好。这些话虽然很平淡,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很重要。
安全感是学前儿童乐于交往、与人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保证:
安全感是人与人进行交往、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。一般而言,当儿童拥有了安全感,他就敢接近别人,与人交往,并建立信任关系,从中体验到交往的快乐,而这会进一步增强儿童与人交往的意愿,提高他社交的能力;反之,如果儿童对人缺乏安全感,那么他就不敢或不愿与别人进行交往。从另外一种情况看,假如在与别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,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,那么,他的社交意愿也会遭到阻抑。
肢体语言的力量:再好的安慰的话语也比不上肢体语言带来的力量。不信,你试试。玩一玩游戏、睡一个好觉,或者计划一次愉快的进餐,无论孩子表现得如何焦虑,发牢骚或是粘着你,重要的是你在用你的行动对他作出了回应,孩子一定会感受到。如果还是不够,就再加上你的拥抱和亲吻。当然,这些都要保证在常规生活程序的基础上进行。